战“疫”先锋|看天台这三个“硬核”党支部串起一道战“疫”防线
泳溪,天台县一个山区乡,地形西高东低,海拔从最高500多米一直降到最低100多米,就像一只布袋安放在天台的东部。凭借这个得天独厚的地利,在安全防护的工作上,只要守好北山、泳溪、岙溪村的三个点位,就能扎紧安全口袋,维护好整乡的安全。
每年的春节,泳溪乡返乡的流动人口达到1万余人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给该乡安全防范带来严重的考验。关键时候,北山村、泳溪村、岙溪村三村党支部挺身一线,“硬核”守关,串起了一道战“疫”防线。
北山卡点上的“一团火”
“夜里的北山周家岭卡点寒风刺骨,有时候冻得感觉风刃直往羽绒服里钻”,坚守一线的党员志愿者陈立其道。可是,今天的防雨棚里显得格外温暖,网格员鲍华云从家中取了一堆烧火的木柴,在不足15平方米防雨棚里的废锅中生起了一堆篝火。党支部书记陈孝棋等一伙五人站在篝火旁,时刻紧盯来往路口车辆和行人,五双眼睛映衬着火焰显得熠熠生辉。
“生起的篝火不仅凝聚起我们前线的抗疫力量,还温暖着过往的行人,虽然病毒把距离隔远,但是人心反而更贴近了”,陈孝棋一边严格核对着身份证与通行证,一边抽空告诉笔者。人大代表志愿者陈政有条不紊地掏出口袋里揣热的额温枪,测量着车上人员的体温:“36.9C°,体温正常,可以放行。”
泳溪里的“犟老头”
“你这个苍华村的通行证要往灵坑方向走,泳溪村这边明确不能通行”。61岁的泳溪村党支部书记胡余权拦住一辆车,在查看车辆通行证和身份证后,用对讲机呼叫100米远的胡余锁,指挥他把这辆车分流到灵坑线。老胡在卡点精准分流,有效调控乡内人员有序流动、减少了不必要的集聚。
对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书记,大家都打心眼里敬佩。泳溪卡点的排班两天轮到他值守半天,可是他却天天“光顾”,循规蹈矩站好每一班岗。家里的妻子忍不住心疼道:“一天到晚站岗,还以为自己是二三十岁小伙子。哎,跟他生活了大半辈子,哪里都好,就是太犟了,讲也讲不听,一旦自己决定了怎么也拉不回来。”
东大门的“搬运工”
岙溪村位于该乡东部,与宁海县交界,是整个天台的东大门。严防邻县人员和车辆流入,确保本村百姓不出县,岙溪卡点防控责任重大、任务艰巨。
“我们生在口袋底部,不仅要守住村子,更要守好整个东大门,容不得闪失,为全县贡献力量”,岙溪村党支部书记方思春给全村值守人员下了“死命令”。“停一下,这次回村去过哪里?过来量个体温。” “出村准备去哪里?通行证看一下。”值守人员兢兢业业,按照“一断三不断”原则设卡拦截一切可疑人员和车辆,对持证采购进出卡点的村民测量体温后放行。
遇到饭点,方思春就从家里送来午饭犒劳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。“老方快成我们的‘搬运工’了,估计不把家里的好东西全部搬卡点来不罢休,夜里执勤,他每晚都给我们送来滚烫暖心的姜汤”,值守志愿者王仁水深有感触。
战“疫”一响,泳溪乡这三个党支部严把“验审”关、“精分”关、“死守”关,真正串起了一道百姓安心的防疫生命线。很多外出采购村民一脸自豪地表示:“回村路上,我们都要‘闯关’,病毒就是削减脑袋也进不来。”
✄ 编辑:戴慧蜜